资讯内容 Content

CIT访谈 | 高润霖院士:ABSORB China三年研究结果及带来的启示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18/3/30 10:28:26    加入收藏
 标签:  关键字:高润霖 ABSORB China 
  编者按:3月23日,CIT 2018正式开幕,本届大会日程丰富多样,其中生物可吸收支架内容是每届会议必不可少的日程之一。欧洲血运重建大会(EuroPCR 2017)ABSORB China三年临床研究结果的发布令人欣喜,值此盛会,本刊特邀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对这项研究进行深入解读。
  
 
  《国际循环》:EuroPCR 2017的最新临床试验专场,您公布了ABSORB China三年临床研究结果,与之前两年研究结果相比,这次的结果有哪些不同?
 
  高润霖院士:ABSORB China 三年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可吸收支架BVS(Absorb )组主要终点靶病变失败(TLF)与药物洗脱支架DES(XIENCE )组相比无显著差别,三年时,BVS组和DES组的TLF发生率分别为5.5%和4.7%,支架内血栓总发生率分别为0.9%和0,亦无显著差异。此外,研究的第2~3年,并无新的支架内血栓发生。因此,可认为Absorb BVS在三年以内的表现是良好的。
  
  《国际循环》:ABSORB China三年研究延续了之前的良好临床结果,但该项研究纳入的主要为中等复杂程度及以下患者,排除了高度复杂病变患者。未来,是否还要进一步扩大纳入人群加以验证?
 
  高润霖院士:ABSORB系列研究所入选的患者病变相对简单或为中等复杂程度,这与支架的特性有关。第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很厚,支架丝厚度在150 μm以上,不适合置入于小血管。ABSORB系列研究表明,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显示直径小于2.25 mm的血管中置入支架,其支架血栓发生率明显增高。此外,第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的也不适合于特别复杂的病变,如血管极度弯曲、严重钙化病变和分叉病变。若要采用可吸收支架治疗复杂病变,运用第一代支架有一定难度,应发展第二代支架,需改进聚合物(polymer)的特性、减少支架丝厚度、增加支架支撑力。只有这样,才能用于治疗更复杂的病变。我们期待第二代可吸收药物洗脱支架可治疗更多复杂病变患者,并能取得更佳效果。
 
  《国际循环》:与其它随机对照研究(ABSORB Japan、ABSORB II、ABSORB III)的结果相比,ABSORB China的研究结果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高润霖院士:对ABSORB Japan、ABSORB II、ABSORB III及ABSORB China的荟萃分析结果,可得出以下几点启示:首先,第一代Absorb BVS不适合于极小血管直径病变,直径小于2.25 mm的血管应用时血栓发生率较高。ABSORB系列研究中,ABSORB China研究入选的患者QCA所示直径小于2.25 mm血管所占比例最小,仅为9%;ABSORB II、ABSORB III和ABSORB Japan则为14%~19%。因此,ABSORB China研究在ABSORB系列研究中支架血栓发生率最低可能与其所入选的小血管病变患者比例较少有关。
 
  其次,预扩张非常重要。Absorb BVS若想置入相对比较复杂的病变,则需进行充分预扩张,这将有助于降低支架血栓发生率。此外,后扩张也很重要,一定要用较大压力和非顺应性球囊进行有效后扩张,使支架充分贴壁,减少贴壁不良及支架血栓发生。根据经验,要充分利用血管内影像学技术如IVUS、OCT等可达到比较满意的置入效果,从而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点击排行 Top Hits

相关幻灯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5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