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发病通常在五六十岁,经过良好的治疗后这些患者大多可以活到七八十岁。现在整个全球都在老龄化,随着老龄化的进程,而到了七八十岁后瓣膜病就成为人们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问题。现在中国的老龄化已经越来越严重,中国老龄人口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老年性的瓣膜性心脏病就变成了全球所关心的一个问题。
目前,主动脉狭窄的外科手术治疗已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对外科医生而言是一个常规手术,无所谓难点。但是,这些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临床上约有30%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因年龄和其他方面因素无法接受这种常规的外科手术。对这1/3的患者,过去一直没有其他任何办法来进行有效的治疗,而现在可对其进行经导管治疗。近几年经导管治疗的发展已经说明,对这种极高危、不能外科手术的主动脉狭窄患者是可以经过导管进行治疗的。但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尚存在很多问题。
常规外科手术是通过开胸进行治疗,医生可以知晓和了解瓣膜的病变情况,从而将原来的病损瓣膜切掉并换上一个新瓣膜。就评价而言,虽然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术前体外超声及CT评价,但毕竟体外超声及CT评价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故行经导管瓣膜置换时医生可能并不知道瓣膜的情况到底如何。就经导管瓣膜置换而言,医生还需要更多经验,超声科医生、影像科医生、CT室医生、临床医生(外科医生与内科医生)均需对其进行充分学习。通过在术前的检查大概了解病变的情况,才能使治疗更具针对性。这是第一个特别需要去解决的问题。第二个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为数很少的几种瓣膜。但是,患者的病变情况各有不同,因而需要各种不同的瓣膜。目前医生市场上所具备的一些常规瓣膜可能无法解决所有患者的问题,瓣膜的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例如,需进一步探讨如何减少瓣周漏以及永久起搏器使用、如何增加可操作性等问题。现在的瓣膜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并非每家医院都能开展。所以,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尚存很多瓶颈。
此外还需强调的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管理问题。该类患者的术后管理与常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后管理有很大的不同,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因此,在患者术后病房管理方面还需要积累更多经验。当然,现在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多很明显的进步,在入路方面就有很多发展。冠状动脉介入的入路常规来说就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两种路径,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有八个路径,除股动脉、锁骨下动脉、升主动脉和心尖的四个路径之外,医生还可经髂动脉路径、股静脉路径、颈动脉路径等。这主要是因为对老年患者而言,很可能存在这条路径不能用的情况,若路径很少就可能无法开展该手术。因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第二个重要的进步就是,瓣膜输送系统已经越来越小,最早的时候需要24 F,直径非常粗,而现在医生可能能够达到14~16 F,这就意味着输送系统对入路的损伤越来越小。这也是医生所取得的一个很重要的进步。当然,现在就术中如何指导操作也有很多技术在不断发展,力争不断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成功率。所有这些都是近几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步。当然,这种新技术的发展毕竟刚刚开始,以后还需要在各方面不断优化,有些瓣膜设计可能还需革命性的改革。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